(林意欽/台北報導)2021台灣國際茶業博覽會於今天(22日)落幕,隨著疫情防疫降級,展場明顯感受到人氣回溫,參展廠商紛紛表示:「有比預期來的好。」而在參展的商家中,可以發現許多駐場解說的皆為新一代的年輕茶葉職人,顯見茶產業的傳承在疫情期間並沒有鈍化;另外,在環保以及食安問題受國人重視的導向下,有機茶款也有更多的產品亮相,但是在消費市場上卻也發現除了以往慣行農法外,有機、友善等農作產品相互爭寵的現象。
圖/2021台灣國際茶業博覽會人氣回溫,許多參展商家對後疫情業績充滿期待。林意欽攝
國內有機茶產業推廣多年,但是根據茶農表示,真正通過有機認證的茶園在國內茶產量遠遠不及一成,在「有機茶葉」發展過程中市場上又出現一種「友善農作」的茶葉產品,許多消費者對「有機」以及「友善」產生疑問:「兩者不一樣的地方在哪?」
在取得「有機認證」之前的堅持是農民最艱辛的過程,有機農業為了生態永續,因此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物質(包含化學肥料的使用、農藥、動物藥劑、基因改造種苗、防腐劑、保存劑、放射線等都是驗證範圍),除了驗證過程嚴謹外,發展有機農作的農地取得也是一大學問,以國內大宗的茶葉茶區來說,大多為傳統「慣行農法」為主要的培植方式,如果有心在自家茶園推行有機農法,但是鄰近農地噴灑化學藥劑時,飄過來的化學物質便可能影響到有機驗證的結果。
換句話說,想要施行「有機農作」第一條件並不是「打造環境」,而是「選擇相對適當的環境」。可想而知,過程中要能完全配合「有機農作」施行推廣的一塊農地,絕對稀少,相對也就關係到有機茶的產量,而且較稀有產製產品,相對在價格上也就略為偏高;另外,「有機農產品標章」取得驗證不易,並且每年都要復檢通過,才能取得有機證書。每次驗證費用還須付出數萬元,這也讓農民卻步。在這樣的過程中,便發展出所謂的「友善農作」一詞。
圖/有機環保意識抬頭,許多茶園也紛紛推出有機茶產品供消費者做選擇。林意欽攝
「有機」跟「友善」到底差異為何?不同茶農對兩者的解疑雖有不一,但是完全是對環境保育有益的方向發展。用最直白的說法來解釋,春勇茶業張哲倫表示,以有機農作為目標的過程在未取的認證的農作階段,便可稱作為「友善農法」;茶園已經通過驗證的茶農羅正彬更以廣義的說法指出,對於農作環境範圍的動植物加以保護、保育,同時並行,便有人稱之為「友善農作」。不管在「友善」的解讀不一的情況下,唯一的共同點都是針對農作環境的保護跟保育,並以完成「有機」農作為最終目標。再簡單一點來說便是,想要做到「有機產品」就必須先進行「友善」土地及環境。
圖/傳統「慣行農法」是維持茶園防治病蟲害以及茶葉品質控管的最有效方法。林意欽攝
圖/不管是傳統「慣行農法」還是友善土地的「有機農作」,只要是安全的產製,都是支持「台灣茶」的動力。阿州師茶葉提供
在了解有機茶在茶產業的推廣現況後,傳統「慣行農作」的茶產品就不能接觸嗎?非也!在慣行農法中,安全的使用化學藥劑是被允許,同時也是維持防治茶園病蟲害以及茶葉品質控管的最有效方法。阿州師茶葉優良製茶師林建州表示,台灣茶農所以用的安全農藥應為「脂溶性」的藥劑,沖泡後在茶湯中通常無法測出,藥劑的使用與茶葉的生長,茶農都有相應的計算時程,採收時期通常都已經過了藥劑的藥效期限,加上茶葉的檢驗機制以及法規,茶農根本不敢冒險採製不安全的茶菁製茶,消費者大可放心地享用安全道地的「台灣茶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