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記者陳志仁/特稿)網紅館長陳之漢日前在中國上海直播時,誇讚中國地鐵安全、便宜,卻反指「台灣捷運很多人拿刀砍人」,此言不僅嚴重矮化台灣,更直接打擊雙北公共安全形象;身為新北市長的侯友宜,面對輿論關注與議會質詢,卻僅以「尊重言論自由」、「不限制人身自由」等模糊說法應對,令人錯愕。
圖/身為新北市長的侯友宜,網紅館長陳之漢誇讚中國地鐵安全、便宜,卻反指「台灣捷運很多人拿刀砍人」,卻僅以「尊重言論自由」等模糊說法應對。(記者陳志仁攝)
是中立,還是縱容?
網紅的言論自由固然應受保障,但當內容涉及明顯不實、醜化台灣,甚至可能成為中國統戰話術的一環時,民選首長的「沉默」已不再是中立,而是失職;陳之漢不僅公開傳播錯誤訊息,面對中國民眾詢問其國籍時,選擇沉默,甚至比出不雅手勢,令人見識到在威權體制下,連基本認同都需閃躲的荒謬現實。
圖/新北市長侯友宜2020年8月曾到醫院探視受傷的館長陳之漢。(飆悍臉書)
民進黨多位市議員在議會中指出,中國早已被列為橙色旅遊警戒區,近10年已有超過800名台灣人在中國失聯,足見其中潛藏的風險與疑慮;侯友宜口口聲聲強調「守護市民安全」,但對館長「台灣奶茶800元」、「新北監視器不如中國」等言論,以「個人行為個人負責」作答,顯然規避市長應有的立場與作為。
民主不是沉默的藉口
「自由,不是縱容謠言的庇護所;民主,更不是讓錯誤資訊肆意傳播的容器!」當民選首長不敢澄清、不願發聲捍衛本土價值,選擇冷處理與模糊閃躲,不僅是政治上的逃避,更是價值立場上的退讓;國民黨一再強調和平理性,但和平不是用沉默換來的退讓,也不是讓統戰話術無人駁斥的默許。
政治人物可以選擇價值立場,但不能連是非黑白都不願表態,更不能任由中國的話術入侵本土,而無一語回應;台灣社會需要勇於說真話、捍衛事實的政治人物,而不是藏身於所謂「中立」假象背後,計算政治代價,如果連說真話的勇氣都沒有,那不只是沉默,更是失格。
台灣可以多元,但不能沉默
今日社會真正該問的,從來不是「館長是否能自由發言」,而是當錯誤言論出現、台灣遭到矮化、公眾被誤導之時,民選市長是否願意挺身說話?當一名網紅在威權中國不敢認同台灣,甚至刻意迎合對岸言論,國民黨是否願意提醒國人自由的代價,台灣可以多元但不能沉默,更不能讓沉默成為中國話術擴散的溫床。
更多引新聞報導
IN觀點/大罷免壓力下投機操作 葉元之讓侯友宜真心換絕情
IN觀點/「31比0」潰敗後的藍營困局 侯友宜是解方或幻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