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記者廖又萱/綜合報導)37歲美國女子Jen Glantz在2015年失業後,不僅沒被打倒,反而將危機化為轉機,創立個人品牌,專門提供「租借專業伴娘」的服務。她從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搖身一變成為每週工作超過70小時的創業家,但當她在2023年當媽媽後,她開始重新審視工作與家庭的平衡。
示意圖/美國37歲媽靠5招,每月被動收入近18萬台幣。(AI生成)
Glantz意識到需要更彈性的收入模式,於是轉向以「被動收入」為核心策略,打造可自動化獲利的產品與副業。如今她平均每月被動收入可達6,300美元,並將自身經驗濃縮為5項打造副業的關鍵原則,供有志創業者參考。
根據《CNBC》報導,Glantz提出的第一個建議是「善用你已擁有的資源」。她指出,當年她的個人網站每月約有4萬名訪客,因此開始嘗試透過廣告與聯盟行銷變現。如果是其他人,她建議先盤點現有的社群、人脈、技能等資源,找出能商業化的可能,而非一開始就從零起步。
第二點是「找對市場受眾」,產品是否有需求決定了收入的可能。Glantz分享,她曾經花大量時間開發一門線上課程,但因為市場反應冷淡,最終以失敗告終。後來她學會在推出產品前,先用SEO文章與社群內容測試受眾反應,確認需求後再投入資源正式開發。
第三項原則是「把耗時服務轉化成可擴展產品」。以她提供婚禮致詞撰寫為例,每篇致詞需耗費5到6小時完成。為擴大服務規模、減少工作時間,她找來開發者合作,利用自己累積的200篇範本,訓練出一款AI寫作工具,可自動產出客製化致詞稿,單篇收費最低35美元,如今該項服務每月穩定貢獻數千美元營收,成為她的被動收入來源之一。
第四點是「延伸應用你的專業知識」。Glantz強調,與其只深耕一個利基市場,不如活用現有能力做跨領域延伸。她將婚禮致詞應用拓展到告別式、畢業典禮等場合,無須重新開發產品就能開拓新市場,達成「一次創作、多次變現」的創業效益。
最後,她提醒創業者「設立明確的時間界線」。她過去認為創業就該全時投入,但長時間高壓運作反而導致效率下降與職業倦怠。如今她每週只工作20至25小時,嚴格檢視每項任務是否有助於收入。她限制自己每週僅接聽1天電話、每通最多15分鐘,並婉拒無效會議與不必要的社交,專注提升產出效能。
更多引新聞報導
正妹體驗按摩竟遭性侵!胸罩「殘留DNA」男友當場崩潰
鴻海除息創高達5.8元!郭台銘手握174萬張 爽領101億股利入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