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記者廖又萱/綜合報導)享有「心臟外科權威」之譽的林芳郁醫師,過去曾擔任三大醫學中心的院長,近期卻傳出他罹患失智症已有五年。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近日在社群發文表示,看見過去在講台上教導醫學的教授,如今變成每天練習小學數學的模樣,令他感慨萬分、難以置信。
圖/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罹患失智症。(翻攝亞東醫院官網)
沈政男18日在臉書分享心得,指出林芳郁的妻子、同為醫師的林靜芸,將照顧丈夫的過程撰寫成書。他僅翻閱幾頁試讀內容,就感受到極大衝擊。「曾經在課堂上風采十足的外科教授,現在卻需靠練習國小算術來維持思緒,落差極大。」
書中記錄,林芳郁曾出現長時間臥床、不願起身、不進食的狀況,但隔天卻突然自行外出,直到深夜才返家。隨著病情進展,他的遊走情況越發頻繁,曾經從晚間8點一直走到凌晨4點,與家人一同繞行大安森林公園,總行走距離達30公里。
對此,沈政男解釋,「遊走」其實是失智症常見的行為心理症狀(BPSD),往往源自內在的不安或未被滿足的需求,但因無法形成具體計畫,最後轉化為無目的的行走。他指出,許多臨床人員也常忽略患者行為背後的動機,若能從原因著手處理,將有助減緩此類症狀。
林芳郁後來在主治醫師建議下短暫住院,但僅五天後就選擇出院。原因是他每日守在病房門口、難以適應環境,陪伴他的太太也因不忍而同意返家。對此,沈政男認為,絕大多數失智症病人不需住院治療,「住院往往只是被關起來,沒有實質幫助。」
他也分享書中另一段情節,林芳郁曾在登山時摔倒,因臥床過久導致出現嚴重壓瘡。對此,沈政男感嘆,即便是醫界出身的家屬,也未必熟悉長期照護的細節與風險,顯示失智照顧知識的重要性。
沈政男強調,完善的失智照護應包含藥物、非藥物與長照三大面向。他呼籲,當患者已需全日陪伴,聘請外籍看護仍是目前最穩妥的選擇,許多人對外籍看護有所疑慮,但實際上,他們的照顧品質往往高於其他替代方案。
更多引新聞報導
比特犬狂咬貴賓狗!臟器外露慘死 花蓮女飼主崩潰痛哭
趁中東亂局「俄羅斯突襲基輔」!烏東戰線緊張升溫、美G7聲明破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