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記者廖又萱/綜合報導)你是否常覺得容易疲勞、反覆過敏、感冒總也不好,甚至身體常有莫名的痠痛與情緒低落?營養師高敏敏提醒,這些表現其實可能不是單純的壓力或過勞,而是「慢性發炎」在默默作祟。這種長期、低度的發炎狀態,往往沒有劇烈症狀,但卻是各類慢性病與重大疾病的共同根源。
她指出,慢性發炎是身體免疫系統反應失衡所導致的狀態,當原本應該攻擊外來病菌的免疫機制,長期過度活化,就可能開始錯誤地攻擊自己正常的細胞與組織,進而造成器官損傷與代謝失調。長久下來,不只讓人身心俱疲,還會提升多種疾病的風險,包括癌症、心血管疾病、神經退化疾病、精神疾病與糖尿病等。
圖/擷取自高敏敏FB
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許多日常小習慣,正是誘發慢性發炎的溫床。高敏敏表示,現代人常吃高糖、高油、含添加物的加工食品如甜點、炸物與香腸,這些食物不僅影響代謝,還會提升體內氧化壓力,引發發炎反應。再加上空氣污染、睡眠不足、長期壓力無法抒解,或是飲食挑食導致營養不均衡,都會讓身體長時間處於慢性發炎狀態。
「我們常以為這些只是生活瑣事,但長期累積起來,對身體其實是一種傷害,」她強調。不只如此,抽菸與酗酒也會刺激免疫系統、破壞細胞健康,進一步加劇發炎反應。甚至連情緒壓力太大、腸道功能失調,也可能讓發炎反應更加劇烈,形成惡性循環。
那麼該如何改善?高敏敏建議,從「吃」開始是最實際、最有效的做法。首先是增加Omega-3脂肪酸的攝取,這種脂肪酸具有優異的抗發炎能力,常見於鮭魚、鯖魚、亞麻籽與堅果中。深綠色蔬菜如菠菜、芥藍菜與青花菜,則富含植化素與抗氧化物,能協助穩定免疫系統;而蘋果、番茄、綠茶等食物則提供多酚與類黃酮,有助於清除體內自由基、緩解發炎反應。
高敏敏說,天然辛香料也是不容小覷的抗發炎幫手,例如辣椒中的辣椒素、大蒜素與薑黃素等,皆具備調節免疫、減少發炎的作用。「這些食物看似平凡,但只要每天攝取得當,就能大大幫助身體調整免疫節奏,從源頭降低慢性發炎的發生機率,」
高敏敏呼籲,大多數人誤以為某些保健食品或單一食物就能『治百病』,但真正的關鍵,其實是建立長期的好習慣:避免加工、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、適當運動與壓力管理,才是與慢性發炎共處、甚至逆轉的核心,當身體用倦怠、情緒不穩、免疫失常來對你發出警訊時,別再視而不見。從今天起,給自己一份真正的關心,從餐桌上的選擇開始,改變就不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