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記者張芸瑄/綜合報導)114年國中教育會考今(17日)起展開兩天考試,最後一節進行寫作測驗。今年題目以圖文並陳的形式命題,圖中出現兩隻倉鼠,其中一隻在籠中奔跑滾輪,另一隻則試圖逃出。考生需從「牢籠、自由、盲目、選擇、冒險、耽溺」6個詞彙中挑選1個,作為觀察與寫作的延伸起點。題型一出,引發不少考生討論,有人表示「看到題目愣住了5分鐘」。
示意圖/國中教育會考作文題出現倉鼠,讓考生卡關了。(擷取自 Freepik)
根據教育部統計,今年共有17萬5247人報名參加國中教育會考,其中寫作測驗共計有2254人缺考,缺考率為1.29%。各考區中以台北缺考643人為最多,新北則為第二多,缺考439人。
寫作題共有兩張圖片。第一張為裝有兩隻小動物的籠子,牠們分別展現不同動作;第二張則列出6個詞彙「牢籠、自由、盲目、選擇、冒險、沉溺」。考生需觀察圖像後,選擇一個詞彙加以說明,並解釋選擇該詞的理由、其所對應的現象與生活面貌,並可結合自身經驗進行反思與觀察,表達觀點。
此題一曝光便在網路上引起熱議,有考生坦言難以下筆,甚至出現「手抖」情形,也有人表示不小心選了兩個詞彙,擔心影響成績。不過也有學生認為此題富有創意,能發揮想像,寫起來感覺流暢。
針對本次命題,教師分析指出,寫作測驗設計結合圖像觀察與詞語詮釋,完整檢視學生從閱讀到表達的整體能力,符合新課綱所強調的國語文核心素養。試題可引導學生從圖像出發,連結個人生活經驗,進而形成觀點,展現語文思辨與情感表達的能力。
老師也補充,此題不僅具備聯想性與思辨性,也觸及生命教育內涵,有助於引導學生釐清生活中的價值觀,提升寫作的深度與廣度。
此外,根據教育部表示,今日整體應試秩序良好。違規統計方面,截至目前為止最多的是「提前或逾時作答」,約有70件,其次為「攜帶非應試用品」約47件。依據相關規定,違規行為將由監試委員記錄,經考區試務會審議後,送交全國試務會議進一步處理與裁定。
更多引新聞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