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記者 許韋傑/綜合報導)近日一則關於「7月5日可能發生大地震」的預言近期在社群平台廣為流傳,甚至引發部分旅客對赴日行程的猶豫。對此,旅日達人林氏璧在臉書粉專《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》發文,分享他對這波預言效應的觀察與看法。
林氏璧指出,這則由漫畫家龍樹諒在作品《看到的未來》中提到的預知夢,原本在日本幾乎沒有受到主流媒體關注。但隨著台灣、香港的YouTuber大量報導、媒體跟進,這則訊息逐漸發酵,也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廣泛流傳。最終連日本NHK都報導了這起事件,並點出該預言已對觀光產業造成實質影響。
示意圖/日本7月大地震預言。(翻攝Pixabay)
根據NHK報導,香港今年3月赴日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近10%,是主要客源國中唯一負成長的地區。旅遊需求下滑也導致部分航班減班,包括香港往返仙台、福岡與札幌的路線都受影響,對於相關議題,《每日新聞》近日書面訪問了漫畫家龍樹諒。她回應指出,大家對這件事的關注代表防災意識提升,是正向的發展;但也提醒大眾,如何解讀預知夢應由自己判斷,不應過度恐慌,行動上應多參考專業意見。
出版該書的飛鳥新社則強調,書籍內容出自作者個人夢境經驗,並非刻意製造恐慌,也呼籲面對災害議題應理性看待,信州大學地域防災減災中心主任菊池聰教授也在報導中指出,民眾應對相關訊息進行查證與冷靜思考。他建議:「與其擔心不如不出門,不如從日常生活中做起,強化防災準備才是重點。」
林氏璧則補充,他個人認為:「我腦海中甚至浮現畫面,那天過後什麼事都沒發生,然後作者又會出來非常正向地解讀這件事。不過我不是印度神童啦,大家聽聽就好。」,他也提醒,不論是否相信預言,台灣與日本本來就都位於地震帶,隨時發生大地震並不意外。與其被預言牽動情緒,不如趁機檢視自己的防災準備是否到位。
更多引新聞報導